健康快乐长相陪伴
岁月催人老,尤其是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,他们已青春不再。他们这辈子,满脑子的事业、家庭、子女……退休后才有时间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。他们一旦重视起来,那股子热情劲,的确超乎我们想象。很多老人都将养生当成了晚年生活的重心。
在百味年华出品的回忆录中,几乎所有的老年主人公都将“健康颐寿”“乐趣养生”方面的经验做法作为重点内容。让我们翻开几位长辈的回忆录,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养生之道。
我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,但从来不参加养生讲座之类的活动,只是秉承16个字:戒烟戒酒,合理膳食,适当运动,平和心态。
关于运动,我每天锻炼一个半小时:原地运动20分钟,撞树运动20分钟(起按摩作用),慢跑快走40分钟,风雨无阻。我能有今天这样的好体质,和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。2012 年我去俄罗斯旅游时,签证处的工作人员反复核实我的年龄,因为只看照片上的我,实在不像70多岁的老人。我认为,我现在是70多岁的人,50多岁的体质,40多岁的心态。
——选自《坎坷炼就奋进志》
主人公:王崇墀,77岁
王崇墀老先生以锻炼身体作为自己主要的养生方法,每天的运动非常有规律,活动筋骨,伸展四肢,使他体魄强健,容颜不老。
常言道,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神补。读书可补神,亦可颐养天年。
读书有三趣:
趣在解忧:读一本好书,“忧借以消,怒借以释,牢骚不平之气借以铲除”,这就是常说的精神疗法;
趣在解惑:一本好书,就像老师一祥,帮你梳理纷杂的思绪,透过现象看本质;
趣在安静:读书能使人安静下来,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,心里平静,乐观愉悦,使机体在平静的状态下运行,抗病免疫,身体健康。
——选自《青山未老》
主人公:王爷爷,88岁
王爷爷以读书作为自己主要的养生方法,在书香中感受乐趣,用心追求充实、多彩的精神世界。
面对重症和死亡,很少有人能处之泰然,更不必说乐观了,老师(启功先生)则不然。一次因心脏病入院抢救,老师作长句记之:“昨朝小疾诊疗忽然见问题,血管堵塞行将影响全心脏。立呼担架交医院抢救细检查,八人共抬前无响尺上无罩片过路穿街晾盘儿杠。诊疗多方臂上悬瓶鼻中塞管胸前牵线日夜监测心电图,其苦不在测灌流餐而在仰排便溺遗臭虽然不盈万年亦足满一炕……”读之令人忍俊不禁。
老师的超脱达观,反映出他对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,而社会的发展变化又是无情的,往往与个人的欲求有较大的差距。发牢骚、无谓地抗争,无济于事,不如顺天应人,融天地精神于现实之中,这样就能够从容地优游于人生舞台。
——选自《我的恩师启功先生》
作为启功先生的学生,书法家陈启智老师记录下了恩师在生活中超脱达观的人生境界。启功先生享年93岁,可谓高寿。他有一颗饱受忧患却依旧保持童真的心,对大事、愁事、悲事泰然处之,甚至化为笑谈,真正做到了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奉献给世界以终极的超脱与清醒。
看过以上三位老人的故事,我们发现,他们恰恰代表了养生的三重意义:养身体、养精神、养境界。
其实,无论我们的父母、长辈追求哪一种意义,他们的目的都是想有个好身体,自己能照顾自己,免得拖累我们,同时能更多更好地陪伴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