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粪争夺案后面的秘密

150年前,美国发生了一个经典案例——马粪争夺案。1869年4月6日,原告安排两个帮工去马路上拣马粪,帮工忙到天黑,拣了18堆马粪,由于太多,准备第二天赶车来拉,未做任何标记便回家去了。


帮工走后不久,被告赶着马车路过此地,发现大堆的马粪摆在路旁,既浪费也影响交通,便问巡警有没有看见是什么人堆的马粪,或有没有安排人将马粪拉走,巡警说都没有,便把马粪装上自己的马车,拉到自己的农田里。


第二天早上,原告的帮工赶着马车来拉马粪,发现马粪已经不翼而飞,便把被告告上了法庭。法庭对类似案情还是第一次遇到,双方争执很大。但是在辩论过程中,双方逐步认识到这个案子的判决,不仅仅是18堆马粪的归属,而是一个关乎财富创造与保护的大问题。假设此案在两个相邻的村子,并做出截然不同的判决,那么几十年后这两个村会有什么不同呢:



甲村如果判原告获胜,表明该村对社会无差别劳动的尊重,体现对别人的财富神圣不可侵犯,人们保护财富的成本将会很低,这鼓励人们努力创造和积累财富,那么几十年以后,甲村就会非常富裕。


乙村如果判被告获胜,表明人们对无人看守或标记不明的财富占有的合法性,人们用来保护自己财富的成本就会很高,甚至足以抵消其本身价值,进而影响了村里的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,几十年后,乙村就会比甲村贫困。



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认为,这是一个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案例,只有那些让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创造财富的公平才是有效率的,只有那些能够让社会发展的规则才是公平的规则,因而,效率决定着公平。


2020年6月8日 14:48
浏览量:0